銀行存樹不存錢 綠色基地花樹銀行
華岡融媒體記者/陳柏翔 報導
彰化縣大村鄉的花樹銀行,雖叫銀行但辦理的不是存領錢、貸款等銀行業務,而是存放許多花樹的樹苗,若要辦「活存」,就是拿家裡不想種的苗木拿來銀行種,未來可以領回一棵樹,而「定存」則是將苗木永久存入銀行,由銀行總裁親自照顧,創辦人郭俊銀笑說大家都叫他銀行「總裁」,但是是裁樹的「裁」。
▲擁有永續理念的花樹銀行負責人郭俊銀。(圖/陳柏翔攝)
郭俊銀說,花樹銀行目前是一個生態園區,會有花樹銀行這麼特別的點子是因為十幾年前帶著小朋友去環島旅行時,在路邊看到一位出家師父正在種樹,在好奇心的使然下他問了師父為什麼要在路邊種樹,而師父反問了:「你認為人一輩子能夠活多久?人總是有回去的那天,在回去的那天你想一下有沒有對這塊土地做過有意義的事情,若你想不到要做什麼,那就種樹吧。」並送他「播下種子,就有希望」這句話,之後,郭俊銀將社區居民種不起來的苗木蒐集起來,集中在花樹銀行妥善照顧。
郭俊銀說,起初花樹銀行只是一塊荒地,而且因為地形的關係所以沒有水源,在幾位有水電背景的知音幫忙下才建造了人工豎井,把水源引進後還要做系統的設計,包括水源的存放、灌溉問題及如何透過水把整個生態系找回來,儘管解決了水源,但當他說到要保護生態種樹,然後還免費開放參觀的時候備受了親友的質疑,當時家人都很難理解他的想法,還被父親勸說為什麼不種些果樹等具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但郭俊銀還是克服重重困難,自掏腰包整地、引水、號招志工,才有花樹銀行的雛形。
雖然在這條路上有遇到許多相同理念的志工相挺,但種樹種到第八年時,看著根本就沒賺到錢,但還是一直在種民眾不要的樹苗的花樹銀行,許多志工紛紛離開,有人跟他說:「你要顧佛祖,也要顧肚子」,許多夥伴跟他建議把花樹銀行蓋成一個IG打卡景點,或是做一些符合現代潮流、觀光的設施,但是郭俊銀清楚了解這些建議都不是他想要的,郭俊銀告訴他們,一定要走生態復育、永續經營這條路。
當夥伴離開後,郭俊銀開始質疑自己做的到底是不是對的,他捫心自問「永續」到底是什麼,他發現許多事情都要有許多配套,不能口頭上說永續這兩個字,自己持續經營都走不下去了要怎麼談永續,光是種樹能怎麼樣,而且這些樹還都是人家不要、沒地方種的,彷彿花樹銀行是資源回收廠,他開始思考該如何轉型,並從保育、種樹的理想轉變為保種,也就是保護原生物種,將花樹銀行轉型為綠色基地,他開始尋找八卦山的原生物種,甚至是台灣的瀕危植物。
轉型為綠色基地的花樹銀行開始培育刺葉桂櫻、大頭茶、黃連木、狗花椒等本土原生物種,把八卦山的稀有植物列為未來保育目標,也復育了台灣山檳榔等台灣瀕危植物,此外,郭俊銀也建造一座蝴蝶復育室,成功復育了皇蛾、黃裳鳳蝶等蛾蝶,把皇蛾復育有成的郭俊銀,每年九月都會到八卦山上野放皇蛾,讓珍貴的皇蛾回歸山林。園區豐富的植物也吸引許多珍稀鳥類、昆蟲來訪,豐富的物種也吸引了許多民眾參觀,附近有許多學校也會到花樹銀行進行校外教學。
儘管復育了許多稀有的動植物,當做到第十年時,在花樹銀行投資超過上千萬的郭俊銀發現,持續做保育和保種並不會賺到錢,還是得有營收才能使花樹銀行長久經營下去,在現實的壓迫下他思考著該如何行銷,但又不想走上商業行為,因為這就和他最初保育、保種的理念有所抵觸,與此同時,他發現了許多在地農家都有會種不會賣的現象,因此,郭俊銀到許多地區做考察,並創立了「農村好棧」,將花樹銀行結合彰化在地小農的農產品,像是在地米、大村葡萄等,引起了不少好評。
這三年疫情影響了全世界的生活,郭俊銀說,因為疫情他體會到了人類的渺小,同時台灣正邁入人口高齡化,他從本草綱目及阿育吠陀等經典中獲得啟發,開始研究植物對人體的影響,漸漸的他從保種的理念轉為保健,開始種植聯合國衛生組織認證的保健植物,如油乾果、蠟木,也創立了「華佗再樹」的理念,郭俊銀解釋他並不是在賣保健食品,而是在推廣保健植物的功效與特性,希望民眾能夠去種且妥善運用它,這才是他的初衷。
看著從一片荒地轉變為綠色基地的花樹銀行,郭俊銀期望花樹銀行能夠發展成具知識性、教育性的場所,也希望許多人會來進行知識交流,目前花樹銀行是全台灣北中南種源交換的場域,希望能夠有更多專家來對此進行研究、復育,郭俊銀說,這十年間他走上了不少冤望路,也在這之中吸取了許多教訓,有許多經驗的他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他會和與他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分享這些寶貴的經驗,教他們如何做才能讓台灣有更多美麗且療癒的綠色基地,也希望民眾能夠多多種些樹苗,畢竟「播下種子,就有希望」。
▲園區內種滿了民眾「定存」的樹木,花柱上的「播下就有」也說明了郭俊銀的初衷。(圖/陳柏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