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來人體形貌 超現實主義雕塑「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華岡融媒體記者/江昀庭報導

    未來的人類究竟是什麼面貌?新人類是如何進化的?台北市立美術館與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在2/18正式開幕,導覽員林芊瑋稱這是北美館2023年首個國際合作展,且是由23位國際藝術家共同打造33件超寫實和寫實雕塑作品,運用視覺效果展演大自然如何在科技下被重新設計,探討人類未來未知的面貌。 〈輓歌:水滴魚頌〉男子抱著奄奄一息的魚 攝影/江昀庭 拍攝

    林芊瑋說,在疫情下,策展人感受到自然環境的動盪,也意識到人類身體的脆弱,與此同時,AI科技介入了日常生活中,並在未來會不斷進步,在未來不明確的道路上,是怎麼演化出新的人類生存樣態,因此本次展覽歸納出四大主題「混種人」、「後自然」、「藝術家4.0」、「科技人類變體」,描述關於身體的重造與解造、人與環境與自然三者的關係。甚至結合了全新的創作模式「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擴增實境、3D列印」目的是為了讓現實與科幻的矛盾感可以被完美詮釋。

    超寫實雕塑主打的便是接近現實世界的擬化,建立逼真的技術,且注重雕塑作品的肌膚紋理。林芊瑋表示,這是為了想讓觀眾能夠更身歷其境,投入作品中。其中展覽包含多位國際知名藝術家與作品,像是澳洲雕塑藝術家山姆・詹克斯在混種人展區展示了《犬頭》,透過人類身體與狐狸頭的混合型態,找出生命與死亡的共通性,帶出人類的脆弱;進入後自然區則是展示了人類對於環境所帶來的破壞性變化,藝術家安娜・杜米楚與艾力克斯・梅伊的《古菌機器人:後奇異點與後氣候變化時代的生命形式》藉此反思未來生物可以用什麼生命形式來存活。

    藝術家4.0中展出了安德羅韋庫亞的《無題》,這是一個擁有半個生命體的機器少女,描述未來人類與科技的融合,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在科技與數位轉型的發展下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裡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與墨爾本醫院的創傷外科醫生共同創作的《葛拉姆》,他具有改良的頭骨、類似安全氣囊的軀幹、和粗糙的皮膚並且去除頸部等特徵,試圖用科技重造人類,也顯示出人類的脆弱。 

佩奇尼尼與墨爾本醫院的創傷外科醫生克里斯蒂安 • 肯菲爾特合作創作了 〈葛拉姆〉 攝影/江昀庭 拍攝

    科技與肉身的結合,凸顯不同的人生演變,生物多樣性在今日已經不再是演化下的產物,而是人為的,未來人體如何演化,也許是無法確認的,但卻可以透過此展覽,尋找生命共有的本質,善用科技來改變身體的內在或外在,展覽即日起自6月4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