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冬季狂風襲擊 文大生期待看彩虹
華岡融媒體記者/黃禹皓 報導
位於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長期飽受天氣因素影響,無論在夏天或冬天,風勢均相當強勁,尤其再遇上颱風侵襲,加上建築物的館樓效應,狀況更為嚴峻。不過時序進入冬季,對文大學生來說卻是「彩虹季」的到來。由於東北季風的降雨加上地理優勢,使得文大經常可以看到彩虹。文化大學大氣系副教授劉清煌表示,想看見彩虹,除了同時要太陽和下雨的天氣狀況,還要站在陽光和雨滴的中間,使太陽從背後照到我們,進而照到前方水滴,才會出現彩虹。
▲文化大學經常在冬天會出現雙彩虹。(圖/黃禹皓攝)
每當進入冬季,受到東北季風與地形效應,文化大學的風雨總會特別顯著。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去年累計雨量,陽明山的鞍部降下近四千毫米雨量,而文大約2500毫米,這是因為陽明山的雨受到附近的大屯山影響,當鋒面來臨時,使得氣流略為下降,大部分的雨集中在更高海拔處的鞍部、竹子湖等地,因此文大的累計雨量才會比較少。
然而文化大學處於整個陽明山的邊角處,是一個裸落的山頭,附近沒有更高海拔的山擋住,劉清煌形容,這裡就如同跳水板的前端一樣,當強勁的風一來,加上文大有許多高樓層館樓,風被建築物限縮在特定的路線通過,形成風廊效應,使得有些地方的瞬間風速很強。因此劉清煌也建議,學校可以透過現有的即時影像鏡頭,設立警示提醒,顯示著現在哪裡的風較強,提醒學生繞路,以減少意外發生。
陽明山雖然冬季天氣不佳,不過許多文大學生很期待冬天才有的彩虹季,這裡會常常發現彩虹的原因,劉清煌解釋,由於地球運轉與地軸傾斜的關係,冬天的光線多從南邊過來,當降雨在北邊時,文大的高度與位置不會被擋到,因此當我們在陽光和雨滴的中間,使太陽從背後照到我們,進而照到前方水滴,且視線與地平面呈現40°~42°的仰角,便會看見彩虹。
另外,有時候會同時出現兩道彩虹,這個外圍的第二道彩虹是所謂的「霓」,它的成因與彩虹類似,不過要經過兩次折射和反射,但因為霓比虹多一次反射,因此顏色的明顯度只有虹的十分之一,排列順序從外到內也會變成由紫到紅。
文大的彩虹奇景也曾在2018年獲得金氏紀錄認證,出現長達九小時的彩虹,成為令人羨慕的文大之光。不過冬天的天氣仍是文大師生必須克服的難題之一。劉清煌仍希望學校能建立機制,藉由校園即時影像做危險警示,並在學校網站提醒同學,使上學路途降低風險。
▲劉清煌建議學校利用即時影像鏡頭,提醒學生。(圖/黃禹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