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前的生與死 謝春德用傳統影像挖掘人性本質
華岡融媒體記者/ 劉昱旻 報導
當代藝術家謝春德,今年七十三歲,現居住於台北市,是一位輩分極高且作品風格細膩的攝影家,他擅長引領觀看者進入他所創造的平行世界,並且展現他對生命的好奇與探索。謝春德說:「我們從哪裡來、要去哪裡」從開始創作至今的他一直對這個主題非常感興趣,他的創作就像是訊息的傳達,他希望能透過創作讓大家了解生死並超越死亡。
▲ 2016年謝春德平行宇宙系列-勇敢世界。(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49年出生於台中農家的謝春德,在十六歲時就毅然決然的離開學校獨自來台北並開始投入於藝術創作。年幼時的他熱愛畫畫,為了買繪畫原料,於是去郵局當腳踏車管理員打工存錢,某天他在郵局公佈欄看到能夠分期付款買一台照相機,於是他心想,他可以帶著照相機拍攝人,並畫成素描或是用拍攝紀錄人來人往的街道,但生性害羞的他,拿到了照相機以後,卻不敢把鏡頭對著陌生人,所以他開始以動物、靜態物品、風景以及家人來作為練習對象。
謝春德早期的作品大多是以展現對鄉土的關懷為主,晚期則多為探討人類生死議題方面。1970年代的他,一個人背著相機走訪了全台灣,花了15年的時間拍攝了「家園」一系列的作品,拍攝了台灣的鄉村部落以及島嶼,把最純真、樸實的一面記錄下來。2008年時,謝春德為了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於是克服了自己對於高山的恐懼,前往具有「帝王之山」稱號的台中南湖大山,攻上山頂的那晚,謝春德卻不幸缺氧休克,而這次瀕臨死亡的經驗讓他不禁回想,以往的創作都是以「家」為核心,那每個人「靈魂的家」又在哪裡?所以他開始創作一系列平行宇宙世界的主題。
而在2016年時,謝春德曾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他的攝影作品,主題為「勇敢世界」這是他第一次平行宇宙世界系列的展覽。謝春德說,「我們的生命,不只以人的形式存在著,還有空氣、水,我們的生命同時也像鏡子一樣,在另外一個宇宙同時生存著。」謝春德這麼說道,他希望透過作品能讓大家了解這個概念,並且不再害怕死亡、超越死亡,能夠對生與死有新的見解。
關於挫折,某天謝春德接到家中的電話,說他的父親中風了,身在台北的他馬上收拾行李回家,到了家中,才發現家裡連買米的錢都沒有了,他的家人都把一切的金錢供應給他,那一刻,他掙扎、傷心的對著鏡子大喊:「我不要藝術,我要開始賺錢。」此後的每日他都呼喊口號提醒自己。回到台中後,他把所有器材都賣掉,卻留下了一台底片相機,他說他的心「始終死不了」。
曾當過攝影記者、辦過現代攝影雜誌,踏入藝術、社會學運、文學圈,拍過社會底層、作家、劇團、藝人,又拍過廣告、MV,謝春德的這一生出了無數的優秀作品,除了藝術創作,他也熱愛美食與作菜,他將藝術美學融入了他的料理,他把他的創作以許多形式呈現出來,他想要以創作改變這個世界。
「選擇麵包,還是藝術?」許多人曾這樣問過他,謝春德感嘆道,早期的藝術家能夠為了藝術犧牲一切,把藝術當成主要的目標和價值,可是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卻把市場價值、經濟價值當作第一,選擇了麵包。最後,他想告訴現在的年輕人「假如你現在心中有在意的事情,就勇敢的去做,不要到老了才後悔年輕時的決定。」
▲當代藝術家、前《時報週刊》攝影主編謝春德。(圖/謝春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