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祐與軟網的邂逅 從一顆饅頭開始
華岡融媒體記者/張歆妤報導
在台灣的體育場上,軟式網球雖不像硬式網球那樣普及,卻有著屬於它的一段輝煌歷史與堅持至今的熱情。前中華軟式網球國手劉宏祐教練自民國六十年代起便與軟式網球結下不解之緣。回憶起當年的起點,一切竟是從「一顆饅頭」開始。
劉宏祐說:「那時候家裡環境比較困苦,我陪姐姐撿排球,因為球隊會分營養午餐的饅頭。」正巧隔壁的網球教練看見他身手敏捷,便邀他嘗試打球。起初他拒絕了,直到教練說:「我這邊也有饅頭喔。」於是他從十歲那年開始拿起球拍,展開了與軟網長達數十年的緣分。
▲ 劉宏祐參與西螺大橋盃軟網賽。(圖片來源:劉宏祐提供)
劉宏祐表示:「軟式網球在台灣的黃金時期,大約是在民國六、七、八〇年代,那時候有企業贊助,像大同、各銀行等單位都支持軟網發展,風氣很好。」然而隨著贊助商退出與人口減少,軟式網球逐漸式微。相比硬式網球,軟網的推廣困難得多,因為它主要盛行於亞洲,中、日、韓為主,缺乏全球化的舞台。」
身為首次奪得軟網世界團體賽冠軍中華男子隊成員,劉宏祐深知這項運動的艱辛與榮光。劉宏祐表示:「要再把軟網撐起來確實不容易,現在學生對軟網的熱情不如從前,家長也較少願意讓孩子投入。」但他仍懷抱希望,「只要基層願意持續推動,未來仍有機會讓軟網重返榮耀。」
▲ 劉宏祐參加壯年軟網個人賽拿下冠軍。(圖片來源:劉宏祐提供)
對有興趣加入的年輕人,劉宏祐鼓勵:「軟網仍是亞運項目,得獎機會高,挑戰也多。只要肯努力,就有發光的可能。」他分享自己與學生們屢獲佳績的經驗,強調除了技巧外,「體能與心理素質都要兼備」。
談到教學理念,劉宏祐表示:「我最希望他們有耐心,越挫越勇,不輕言放棄。」他相信軟式網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陪伴選手成長的力量。「希望更多人能喜歡這項運動,讓軟網的精神延續下去。」
▲ 劉宏祐教導學生打網球知識。攝|張歆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