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的守護者 台灣最後一間鑄字行
華岡融媒體記者/陳定杰報導
在這個數位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用鉛字穿越時光的隧道,走進一座承載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的鑄字行。在全盛時期,有超過五萬家的活版印刷廠,直到新技術的出現,傳統印刷迅速萎縮,至今還在營運的幾乎剩不到個位數。日星鑄字行是目前台灣僅存一間的鑄字行,負責人張介冠先生說:「那這麼重要的人類瑰寶,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因此,日星鑄字行致力推廣工藝館,擔起技藝的傳承,冀望讓這座土地繼續滋養。
日星鑄字行在台北車站後站附近,隱身在汽車無法併行的狹窄巷弄裡,但依然可見人潮的穿梭。日星鑄字行是負責人張介冠的父親張錫齡在民國58年時創立,當時僅僅70坪的空間,號稱是台北市規模最小、卻是全球僅存繁體鉛字的鑄字行。當時創辦人希望每天都生產,所以取名為「日日生」鑄字行。
日星鑄字行成立於民國58年,目前為全台僅存一家的鑄字行。攝∣鍾定恩
張介冠透露,他父親當時其實是要和親戚承攬印刷業務,要開的是印刷廠而不是鑄字行,但因為百業興榮,印刷廠機器廠商無法及時在開業時提供設備,因此只好以當下所有的鑄字設備開始做起,販賣鉛字給好友、客戶等,因緣際會下變成了如今的日星鑄字行。
在活版印刷的全盛時期台灣有將近30家的鑄字行,但耗費的人工成本高、產能低,因此目前活版印刷廠只剩下不到5家,且多數是呈現半歇業的狀態。張介冠說,活版是印刷文化意涵最高、且技術最為悠久的印刷載體,而這些鉛字是書法家撰寫原稿,再由篆刻師去製作,所以它跟現在數位字形最大差異就是有手感、溫順,跟印刷也有很大的差別,色彩濃度較高。
張介冠進行字體修復計畫,表示最困難的是技術的傳承。攝∣鍾定恩
張介冠說,一開始本來是將這個技藝留存給自己的子女做紀念,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先輩曾經做過甚麼行業,在文化的進程做了甚麼貢獻,直到現在同業幾乎都消失,這才讓他重新思考「如果我那麼狹隘,只保留給我的子孫作紀念的話,那這麼重要的人類瑰寶,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或許沒有張介冠的這個念頭,傳統鉛字的美、匠人的鑄字精神就會因此消失。
張介冠期望以工藝館的方式,繼續讓鑄字行傳承下去。攝∣鍾定恩
談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張介冠笑著表示:「每天都很累呀」他說,自己努力了快二十年,仍然在原地踏步的原因,其實這是一個艱鉅的工作。張介冠希望未來以工藝館的方式去規劃鑄字行,更重要的任務是承擔著技藝的傳承,讓這個產業變成小眾的市場與營運方式,在這座土地繼續滋養,生生不息。
日星鑄字行工人曾到文化大學的華岡印刷廠服務,留下一段淵源。攝∣鍾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