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駕駛人注意了!科技執法處處都在 讓你跑不掉

 

文化一周、華岡融媒體記者/李怡如 報導

    經常開車的民眾都知道時常有測速照相或區間測速,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葉怡君分隊長說:「科技執法是為了提升效率、降低風險」。根據統計,科技執法上路後確實遏止違規的行為再度發生,未來有更全面性的規劃。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葉分隊長說明,台北市政府最早開始實施科技執法為108年,項目最主要為區間平均速率和違規停車。實施的理念是科技可以幫忙人力不足及疏忽的地方。另外,有些員警在環境或項目交通違規緝查取締上有困難,例如攔查上比較危險的地方或是效率較低的項目,所以才希望透過科技採證的方式,提升執法的效率也降低員警出勤的風險。

   葉分隊長說,科技執法裝置設置前需要針對轄區範圍內進行可行性的評估,台北市的法規完整,所以評估時也較為嚴格,道路上架設備時限制會比較多。目前面臨的大多為工程面問題,例如電線沒辦法騰空橫跨道路、電力的來源也比較難找。

   有關科技執法執行迄今民眾罰單申訴情形,葉分隊長解釋,民眾會認為設備一拍到照片後就直接寄送罰單,但其實每一張採證的照片後都會經過員警審核,會確認照片、路段、車牌號碼完整和清晰度,確認後才會寄發。除了較特殊的交通狀況,例如前方道路施工不得不變換車道,或是非自願變換車道的,其餘民眾申訴成功相對是較低,只有約百分之0.1的成功率。

   根據數據統計至今年9月,實施科技執法後違規數量已下降百分之96.3。葉分隊長說明,未來會持續在多事故、多違規造成交通壅塞的路段持續評估設置,這也是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整體政策的走向。

   從108年已實施4年的時間,技術已經到了成熟的階段,葉分隊長說,還是有一些交通違規、交通安全比較難做判斷,也比較少用科技來取締,未來也希望透過科技執法來達成,例如保持路口淨空、保持車輛間安全距離,可以更有效率也可以減少警力的負擔。

 

位於市府轉運站,忠孝東路五段的提醒告示牌(攝影/李怡如 拍攝)

科技執法參考畫面(由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提供)